公用品牌形成都有哪些途径,其关键点又有哪些
1、一、自然沉积形成的公用品牌所谓自然沉积形成的公用品牌,是指某一县域(或区域)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一种或多种产品/产业由于当地独特的人文环境、自然条件等,形成了明显区隔于其他地区的产业优势,在市场上逐渐被消费者认知、认可,时间久了,逐渐形成一种固有的、良好的品牌效应,从而成为大众认可的一种公用品牌。自然沉积形成的公用品牌,在形成过程中,主动的人为策划、推动因素极少,因此形成速度比较缓慢,用的时间也比较长——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更久。一般来说,很多此类公用品牌都是以“地名+产品名”来命名的,如阳澄湖大闸蟹、赣南脐橙、烟台苹果、西湖龙井等等都是此类。自然沉积的公用品牌看似简单,但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形成往往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完美统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北京方圆李明利认为,其形成过程中以下三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2、实现品牌价值再造品牌建设,就是价值打造或价值再造的过程。作为一项重要附加值,品牌带来的不仅是认知度、信任度的提升,更是产品价值和利润的提升。对于自然沉积形成的公用品牌来说,经过很长时间,甚至一代又一代人的沉积塑造之后,不少已经为农产品的价值完成一定积累,但是,我们看到,当前很多地方自然形成的公用品牌产品却仍然以非常初级、低级的方式和价格进行售卖,产品附加值仍然非常低下,并没因为长久以来自然形成的公用品牌的“加持”而在同类产品中傲视群雄。就拿烟台苹果来说,虽然顶着“公用品牌”的帽子,但消费者也仅仅是认知度较高,在与其他红富士产品竞争中,其品牌带来高溢价和利润并没有完全得以发挥出来,甚至在与一些新崛起同类产品(公用品牌)如阿克苏“冰糖芯”苹果的竞争中处境尴尬。因此,北京方圆李明利认为,对于自然沉积形成的公用品牌来说,在形成过程中,地方政府不能因为已经是公用品牌了就完全“放任自流”,要不断对品牌价值进行梳理,然后通过再造、重塑,通过品牌溢价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这样才能不断带动地方经济实现突围!

3、建立全员营销自然沉积的公用品牌,虽然形成过程中主动策划、推动因素极少,但并不等于完全没有,如面对市场竞争中,无论政府、协会,还是企业、个人都要建立起全员营销的观念。在公用品牌自我沉淀、长期形成过程中,不少地方由于缺乏全员营销意识,政府缺乏引领,协会协调不到位,企业各自为战,有时候为了争夺市场还会相互拆台,甚至打打价格战,结果两败俱伤不说,还严重阻碍了公用品牌的成长、成熟。因此,北京方圆李明利认为,自然沉积公用品牌在形成过程中,也要形成全员营销观念和氛围,从政府到协会到企业、个人都要发挥“长征精神”——每个人都是宣传员、每一个都是营销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对外要统一口径,而且在行动上要拧成一股绳,这样才能把分散的力量形成“拳头”,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快速推进公用品牌的形成。“阳澄湖大闸蟹”作为一个自然沉积形成的公用品牌为什么发展迅速?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品牌形成过程中,从政府到企业到个人在面对市场时都形成了一种自觉的全员营销的意识和行动,从而有效促进了这一品牌的建立。

4、建立完善品牌保障机制自然沉积的公用品牌形成以后,要积极加强对其保护、保障。北京方圆李明利认为,公用品牌的保护仅仅依靠政府或者企业自身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有政府、企业以及相关利益机构联合起来建立一条完善的品牌保障机制,共同形成全方位的保护格局。作为政府来说,应与相关部门、协会合作,站在战略大局高度,加强对公用品牌方向把控及动态跟踪,既要保证公用品牌发展的方向不偏离轨道,又要严厉打击对公用品牌的假冒违法行为,防止不法分子对公用品牌商标、标识以及域名等非法占用、抢注等。作为企业来说,既然沾用“公用品牌”红利,就要时时维护公用品牌形象,除了不再与当地同行进行恶意价格战,还要在产品质量上加强控制,因为公用品牌下任何一家企业产品都与其他企业密切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一家企业因为产品质量出了问题,损失的不仅仅是自己,多年沉积形成的公用品牌也极有可能功亏一篑!

5、二、策划打造的公用品牌所谓策划打造的公用品牌,是在切实的调研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的营销策划手段,通过一系列品牌策略的制定,以当地一个或多个产业为基础打造出来的公用品牌。与自然沉积的公用品牌不同,策划打造的公用品牌人为参与比重比较大,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政府、企业以及第三方“外脑”等形成联动,人财物投入较大。正是因为有了专业的策划、推广。因此,不但其形成速度要快多,而且在命名上也不再仅是简单的“地名+产品名”,而是更具特点且区隔性大大增强,如霍山黄芽、铁棍山药、敖汉旗小米皆是此类。

6、要转变思想思路决定出路。要想真正打造一个公用品牌,对于地方政府和当地企业来说,首先就要彻底转变思想,要从内心真的想打造品牌,而不是把打造公用品牌当成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看别人搞我也搞;不能只是打造个“空壳”,应付了事。因此,北京方圆李明利认为,要转变思想。首先要树立品牌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如今市场竞争早已转变为以品牌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品牌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没有品牌自己永远是个备胎。打造一个好的公用品牌出来,不但能增强本地诸多企业下产品的竞争力,帮其做大做强,而且能切实带动地方经济提升,帮其快速走出去,实现突围。其次要树立竞争意识,如今市场竞争激烈,要打造公用品牌在思想上就要随时树立竞争意识——想去竞争,敢去竞争。千万不能因为对自己产品信心不足,或这样那样的困难、顾虑而不敢去打造公用品牌,要保持竞争心态迎难而上,不要怕,也不要等,只有这样策划打造的公用品牌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7、要建立在一定产业基础上北京方圆李明利始终认为,公用品牌打造一定要建立在一定的产业基础之上。我国地大物博,很多地方不只一种特产,而是两种或多种,但是每一种都体量比较小,这些在打造公用品牌时,往往忽视产业,而是先策划一个“公用品牌”出来,然后一股脑把所有产业都放进去,希望一起带动,一起飞。结果想法是好的,但是在打造过程中往往会很吃力,既想推这个,又想推那个,本来就有限的经济常常捉襟见肘,既分散了力量,又白白的浪费了大量的人财物,最终打造出来的“公用品牌”仍旧只是个品牌名和标识,而对于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提升当地经济的作用几乎为0 !因此,方圆李明利认为,地方公用品牌在策划中要始终围绕优势产业来展开,哪怕没有绝对优势产业,也要选择一个较强的来打造。依托优势产业打造公用品牌,就能够攥成拳头快速出击,保证把每分钱都花到“刀刃”上,这样公用品牌打造起来不但快,而且更加具有竞争力,同时公用品牌建立起来后还能强势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8、要找一家专业的策划公司公用品牌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可以说,很多地方在策划打造公用品牌过程中是缺乏经验的,因此就不得不请第三方“外脑”来为自己出谋划策。北京方圆李明利认为,在策划打造公用品牌时,一定要请一家专业的策划公司。所谓专业的策划公司,就是既要懂品牌策划,又要懂市场操作,毕竟公用品牌的打造并不仅仅是打造一个品牌名和标识出来,其最终目的还是要提高产品竞争力,带动当地经济的提升。但是,当前很多地方在策划打造公用品牌时,盲目追求高大上,宁肯花几百万去找一些4A公司,也不肯去找那些专业品牌策划公司。最终,花了大价钱,也得到了一份厚厚的“看上去很美”的策划案,并且各项策略也看上去很酷、很炫,但后期操作中才发现,那些“高大上”的、看上去很美的东西却根本落不了地,即使有些能落地的也要大量支出,当地经济根本支撑不起。因此,方圆李明利认为,公用品牌策划打造是项细致活,并不是简单作个策划书,看上去好看就能打造出好的公用品牌。专业的策划公司,会在前期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每项策略的制定不但考虑市场,更会考虑当地实际,也许策略看上去并不是那么高大上,但一定是最实用、最有效的、最符合当地实际并能其实落地执行的。只有在专业策划公司的帮助下,公用品牌打造的各项策略才是最“适脚”的。适脚了,公用品牌打造再能走得更快、更稳,助推当地经济才不是一句空话!

9、既定策锐瞒噌澡略坚决执行是根本公用品牌打造离不开执行。通过专业策划公司策划的方案一旦确定下来,各项既定策略就要坚决而迅速地去执行。北京方圆李明利认为,在公用品牌打造过程中,既然选择了请专业策划公司就要信人家,对于既定各项策略不能再重复改来改去,地方政府要发挥带头作用,鼓励企业去大胆“登台唱戏”,通过“唱戏”把各项策略放到市场中去实践、去检验,并且一旦开始就不能停——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遇到一点小问题就轻易怀疑、放弃,因为任何一个方案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要在“唱戏”过程中不但查漏补缺,不断完善,这样“戏”才能越来越完美,企业也会越唱越来劲儿。只有通过坚决快速执行,各项策略才能得到切实落地,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效用,从而推动公用品牌打造事半功倍,否则,哪怕再好的策略,没有执行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当前,公用品牌建设如火如荼。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无论自然沉积形成的公用品牌,还是策划打造的公用品牌,要想成功都并非一件易事。因此,不管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在公用品牌建设中,要时刻抓住它们形成过程中关键点,只有这样,公用品牌打造才能事半功倍,走得更快、更稳,真正带动地方经济早日突围!
